秋分养生食疗 温补脾胃糯米香而不腻
2017-09-25 13:04
简介
糯米又叫江米,是人们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。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,有补虚、补血、健脾暖胃、止汗等作用。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、食欲减少、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、气短无力、妊娠腹坠胀等症。现代科学研究表明:糯米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B及淀粉等,为温补强壮品。
糯米的营养价值
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,所以对中气虚脾胃弱者有很好的补益作用。糯米与山药熬粥,可强健脾胃;加莲子同熬,可温中止泻治疗食欲不振。糯米对于哮喘、支气管炎等慢性病患者,恢复期的病人及体虚者,都是一种很好的营养食品。
糯米养生食谱
1、糯米百合粥

【作法】:首先,将所有原料一一洗净,然后上锅点火,将水烧到半开时,倒入所有原料。糯米、百合、莲子的比例大概为4:1:1。将水烧到半开在将原料放入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粘锅,而且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泡一下米,当锅被烧开之后,将火调至小火,再慢慢熬制。而当锅再次被烧开的时候,这样好喝又具有滋补功效的糯米百合粥就做好了。
2、糯米蒸排骨
1.将适量的糯米,以及棕叶5-6张浸泡过夜
2.排骨切成小段,去血水后,倒入适量的料酒,生抽,外加食盐和生姜,白胡椒,五香粉,以及少许白糖一起调味,尽量将食盐及其他调料揉进排骨内,使排骨入味;排骨大约腌制2小时左右
3.将排骨放入浸泡好的糯米上,薄薄滴裹上一层即可
4.将棕叶摆放在笼屉上,接着就可以码放蘸了糯米的排骨了
5.码放好后,盖上笼屉盖,上锅用大火蒸开后,随即转为小火,继续蒸约1个半小时后,即可食用。最后在食用前,若是喜欢葱香味的,可以撒上些小葱,提香哈
6.菜品特色,蒸出来的肉,确实是鲜嫩,而且还保持着原汁,又兼有一点排骨本身的油,香而不腻,糯米吃起来就是和猪油拌糯米饭一个味道,外加咬上一口嫩肉,谁吃了都会高兴的不行哈!
适宜人群
糯米味甘、性温,入脾、胃、肺经;具有补中益气,健脾养胃,止虚汗之功效。一般人群都能食用。
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;宜煮稀薄粥服食,不仅营养滋补,且极易消化吸收,养胃气。
1.适宜体虚自汗、盗汗、多汗、血虚、头晕眼花、脾虚腹泻之人食用。
2.适宜肺结核、神经衰弱、病后产后之人食用。
3.凡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忌食;发热、咳嗽痰黄、黄疸、腹胀之人忌食。
4. 糯米有收涩作用,对尿频,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。
【温馨提示】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;由于糯米极柔黏,难以消化,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;老人、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。湿热痰火偏盛、发热、咳嗽痰黄、黄疸、腹胀等病症患者不宜过多食用。
相关典故
关于明长城用糯米汁修建的说法。
历史当红读物《明朝那些事儿》朱允炆篇—第三部分2中亦有提到沈万三曾为朱元璋修过长城,其中就曾有以糯米汁加固。“我们前面说过,当时的京城是由富商沈万三赞助与明朝政府一同修建的,城墙都是用花岗石混合糯米石灰砌成,十分坚固。而城内还有十余万军队,要想攻下谈何容易! ”
南京城墙城砖之间黏合材料的确切成分是什么?正史不载,野史无记,但朱元璋用糯米汁筑城的故事却世代相传。
在《大明会典》中,涉及到建造南京城墙的黏合材料仅有石灰,没有记载糯米汁,“凡在京营造,合用石灰,每岁于石灰山置窑烧炼,所用人工窑柴数目,俱有定例”。因此,南京明城墙的黏合材料是否有糯米汁成分,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。石灰在没有与空气接触状态下是很难固化的,因此,六百多年以后的今天,部分地段城墙内部的黏合材料仍然是柔软的,没有完全固化。据此推断,南京城墙使用的黏合材料可能以石灰为主。
糯米购买链接:
http://www.ttc2000.com/search-keyword-%E7%B3%AF%E7%B1%B3.html